Categories: 市场趋势

付费短视频VS网络大电影:迎接新风口,还是抓住老机会?

付费短视频,爱奇艺叫它“剧情短视频”,优酷叫它“微短剧”,也有很多人叫它“分账短视频”、“竖屏剧”,还有很多人将它跟网络大电影作对比。

今年网络大电影行业开始变得成熟而理性,但微短剧这场风却似乎越刮越猛,尤其是爱奇艺、优酷开始布局分账短视频之后,很多人都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谁先入局,谁先站在风口,谁就能躺着赚钱!

面对微短剧这个风口,部分网络大电影片方已经准备要快马加鞭地杀进来,但站在微短剧和网络大电影的十字路口,却不知道究竟应该往哪边走。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微短剧和网络大电影的现状、差异和趋势,欢迎探讨。

关于准入门槛:微短剧比网络大电影门槛更低,但更需要创意

在以前,短视频盈利靠主要各平台的广告和补贴,而且抖音、秒拍这些短视频平台具有一定的社交属性,所以那时候的短视频基本上是流量为王,只有时长要求,形式并不重要,内容也可以随意拍摄,可以是唱一首歌,也可以只是一个搞笑的片段,甚至只是图片拼接。

而在爱奇艺、优酷入局之后,短视频如果想要付费分账,就有了准入门槛,需要审核内容,这对于内容就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按照爱奇艺专业短视频付费分账规则,微短剧以竖屏为主,单部/季净片时长(不含片头片尾)不少于120分钟,集数不少于30集,也就是说,每集不少于4分钟。

优酷虽然没有公布具体的付费分账规则,但也划出了准入标准,即单集时长≥5分钟,每季不少于12集。

微短剧看似准入门槛较低,但四五分钟一个小故事,这样的小故事需要至少12集或30集,这对于编剧的剧本和演员的表演,要求其实都挺高。

而且从“横屏”到“竖屏”,竖屏的拍摄方式也跟横屏有所差异,不一定所有导演都能适应。

“竖屏剧”完全迎合了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用户的观看习惯,可以说“专为短视频用户而生”,争取的是用户的碎片化时间,所以必然具备剧集很短,节奏很快,很生活化、很新颖、很爽等特点。这样的内容,也更加快餐化,就像抖音上的短视频,刷一下,没意思立刻会而被换成下一个,这就要求微短剧更加注重趣味性和传播性。

随着付费短视频的推出,微短剧必然向专业化升级,如何做出具有独特风格和创意的短视频,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是持续产出可延续地风格化的剧情短视频。

关于视频本质:微短剧不是网络大电影的缩短版,而是剧情化的系列短视频

很多人觉得我电影都能拍得了,做短视频应该更有优势。其实这种思路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不管是爱奇艺还是优酷,总时长虽然并不长,但难度其实并不小。尤其是竖屏剧在镜头上的弊端,其实已经决定了很难表现复杂故事。而且“竖屏格式”打破传统的创作思维,让从业人员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在纵向框架内完成画面构图和叙事,构建属于竖屏视频的叙事逻辑,目前一切都还处于探索期。

从爱奇艺已经上线的两部付费短视频来看,《生活对我下手了》一集一个剧情小段子,更像是竖屏版的“屌丝男士”。而最近刚刚上线的《导演对我下手了》,其实已经很难叫做“剧”,更像是竖屏版的恶搞短视频。

目前的微短剧,更像是之前的网络迷你段子剧,以“竖屏形式”重回大众视线!

竖屏剧的本质其实不是剧,也不是网络大电影的缩短版,本质上其实还是短视频,是短视频的精品化、系列化,是具有高度传播特性的情节化的系列短视频。

而作为平台的爱奇艺、优酷,也是想用高标准和专业化的内容,去拥抱“短视频”用户。

关于消费场景:微短剧是碎片化消遣,而网络大电影是体验式消费

短视频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消遣,并且在任何场景下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尤其在5G即将普及的现在,手机流量已经不是问题,很多人看一个短视频,跟看一张图片、一则新闻没啥区别。

很多人认为,网络大电影也是碎片化消费,其实不然。网络大电影一般在60分以上,这就需要用户使用整块的时间进行沉浸式观看,而且是付费点播,这对消费行为提出了更高要求,导致它的消费场景较为固定,且消费频次相对较低。

关于受众群体:微短剧面向的是所有网友,而网络大电影的受众只是某类电影的爱好者

目前爱奇艺付费微短剧,基本上是电视剧模式,前面部分剧集免费观看,后面部分剧集需要VIP会员才能观看。

对于爱奇艺、优酷等长视频平台来说,之所以布局微短剧,瞄准的其实是短视频背后的8亿用户,以及庞大用户后面的付费潜力。

毕竟,短视频太火了,作为传统视频网站,不管是爱奇艺还是优酷,都是想要利用精品化的短视频去吸引大众流量,通过短视频自身的受众和影响力,为平台带来长视频以外的那种新用户和新流量,最大程度地争取增量用户。

很明显,微短剧面向的是所有网友,受众范围更广,传播特性更强,而网络大电影的受众可能只是某类电影的爱好者。比如悬疑类电影,它的受众群体可能只是那部分喜欢看悬疑电影的相对固定的一部分观众。

关于盈利模式:网络大电影盈利模式单一,短视频相对多样

网络大电影的盈利模式相对比较单一,主要就是依靠付费。一旦无法上线,那就意味着血本无归。

而短视频盈利模式相对多样,除了可以选择在爱奇艺、优酷作为付费分账播出之外,也可以选择在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短视频平台播出,这些平台也都各自有针对短视频的补贴政策,而且短视频更大的价值在于短视频的粉丝、流量和自身IP的塑造。

未来,短视频可能将分成两派,一派是爱奇艺、优酷等传统视频网站为主的剧情化的付费短视频,一派是papi酱、张全蛋、王尼玛这样拥有大量粉丝的个人IP。

当然,不管是成为付费短视频,还是成为papi酱、张全蛋,都不是那么容易,都需要是头部中的头部。

对于大多数短视频用户来说,可能既无法符合付费要求,也无法成为papi酱,就只能在抖音、今日头条上获取流量去赚取平台的补贴。

关于行业现状:不管是网大还是短视频,“二八”法则已经凸显

在网大行业,20%的网络大电影赚了这个行业80%的钱,最后只有5%甚至更少的头部网大被大家注意到。

同样,在短视频行业,在短视频平台补贴时期,同样是20%的短视频赚了这个行业80%的补贴,而在爱奇艺、优酷付费时期,精品化、系列化的短视频更加稀缺,爱奇艺到目前为止也才上了两部付费短视频,一部《生活对我下手了》,一部是《导演对我下手了》,可见符合爱奇艺标准的微短剧并不多。

早在2017年,腾讯就曾推出竖屏综艺《和陌生人说话》,虽然豆瓣评分高达9.2,但专辑播放量才1892万,除了竖屏让人比较新鲜之外,似乎并没有带来多大的影响力。

对于短视频来说,如果持续产出具有独特风格化的头部内容,这是一个问题;而对于网络大电影来说,如何持续不断地打造爆款头部内容,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关于发展方向:网络大电影的发展方向是向院线靠拢,而短视频的本质还是塑造IP

网络大电影最终的发展方向是院线电影,网大里的一些优质IP最终将输出给网剧、院线电影等更大的市场;网络大电影里的一些人才也最终将输送到主流影视圈。

而微短剧的本质还是短视频,可能更倾向于风格化的体现,倾向于对本身IP的塑造,通过社交化沉淀,积累粉丝,增强用户粘性,未来的发展方向除了付费分账之外,自身IP的价值或许将带来更大的可能性。

就像当年《万万没想到》推出了白客、孔连顺,《屌丝男士》成就了大鹏一样,微短剧里或许也会出现几部《万万没想到》,也会出现几个“白客”和“大鹏”。

最后,不管是网大,还是短视频,其实都已经在向一个成熟的健康的产业发展。

分账短视频虽然看似是刚刚开始,但其实短视频行业已经快速发展了3年,只是传统视频网站的付费短视频才刚刚开始而已。混乱的草莽阶段都已经过去,精细化、类型化、风格化、专业化都将成为主流。

一只肥宅

Recent Posts

《分裂》原创剧本

让我随你的脉搏跳动 让我为你的…

2月 ago

《她是天使》

故事梗概   一次意外食物中毒…

2月 ago

如何高效批量生成条形码?

条形码作为商品、库存和信息管理…

1年 ago

《梦:那是光怪陆离,不着实际的反现实》

做了个梦,我们参加学校酒席似的…

1年 ago

沙漠飞鱼:美好就在身边!

短篇荒诞小故事——“沙漠飞鱼”

1年 ago

局中局之“黄雀计划”

俗话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年 ago